昆山  [切换城市]
  • 物流

    物流,定义为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消费以及相关信息...查看全部内容

冷链物流是飞上枝头还是赔本赚吆喝?

日期:2020-06-04 21:14:13    来源:T云

民以食为先,肉类、水产品、牛奶、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在驱动全球冷链市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消费水平的日趋提高,消费者对消费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新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大,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纷纷成为消费者的热门选择,也促使着冷链物流的日渐趋热。冷链市场的进一步蜕变,加之全球冷链需求的爆发,基础设施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新技术对产业的强劲驱动,都促进了冷链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
毫无疑问,冷链市场是一个有前景的市场,但是,实际上冷链物流行业的钱并没有像我们想的那样好赚,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净利润在8%到10%左右,且仍在不断降低。就发展前景来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理应如兔子一般敏捷迅速,为何实际的发展却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眼下冷链物流“打得火热”,但越是新兴、火热的产业就越值得我们冷静下来去思考, 例如,当前冷链物流的配套发展是否能跟得上时代的需求?运输过程还存在哪些问题?高耗损和“断链”问题该如何解决?**“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该如何“出手”?
版本升级时机成熟
冷链物流目前时机发展成熟,并处于健康发展阶段,这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一是国际化发展机遇,国内自贸区试点扩大,进口生鲜品类和数量大幅提升;二是消费升级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人们对消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也更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三是农村市场需求的***,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出口需求必将促进生鲜产品深加工和F2C(从厂商到消费者)模式的快速发展,种种因素的发展都为冷链物流行业开辟广阔的蓝海市场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自201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涉及冷链物流产业,对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目标、行业标准、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提供建议指导。《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以及《食品低温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指南》等,均表达了对于冷链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的诉求;《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包括加快完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等一系列具体要求,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程温控等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基本解决“断链”问题。
在社会需求不断加大与政策环境向好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国家政策的利好消息、国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冷链体系建设的不断强化,都推动着冷链物流配送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的实现,保证冷链不“掉链”,去迎接冷链物流3.0时代的到来。同时,冷链物流版本的升级意味着产业环境、冷链意识、技术装备、人员管理以及经营理念等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时代的冷链物流,不再是简单的包装运输过程,而是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的物流活动,使每个环节都能够处在规定的温度控制下,以保证物品的质量,并能够减少损耗。
物流巨头纷纷入局
巨大的市场需求让冷链物流行业进入了爆发期,风口之下,电商物流巨头争相入局,阿里巴巴、京东物流、苏宁物流、顺丰等头部企业都出现在赛道上。
阿里旗下驯鹿冷链计划在中国建立50个大中型专业生鲜冷链仓库,布局100条生鲜冷链运输干线、1000条运输支线及冷链短驳。
京东物流接连推出了冷链运输服务“京东卡班”、B2B**产品“冷链城配”以及*平台化产品冷链整车。苏宁物流宣到2022年将实现100万平方米冷链仓储建设。顺丰则成立冷链物流合资公司“新夏晖”。
巨头们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冲上云霄,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喜人。中国质量新闻网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冷库总量5200多万吨,比2014年增加了1900多万吨,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全国冷藏车保有量18万辆,比2014年增加了10.4万辆,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冷链物流行业飞上枝头,自然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
尽管同在冷链物流这条赛道上奔驰,但玩家们却各有千秋。顺丰与夏晖强强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新夏晖”,这是顺丰已与超过六成的国内**药企合作、拥有3座GSP(GoodSupplyPractice,产品供应规范)认证医药冷库的底气。
京东物流似乎更加看重冷链物流体系。从2014年开始,京东物流就确定打造冷链体系。数据显示,目前京东生鲜冷链配送已覆盖全国300个城市,在全国**城市拥有全温层冷库,日均订单处理达100万件。
与京东物流不同的是,苏宁物流的关注焦点在自建冷链仓。目前,苏宁已形成一张拥有40座冷链仓覆盖173城的全国冷链网。*上半年,苏宁物流就有17个全国冷链仓开仓。以苏宁小店作为超级入口,再借助苏宁物流冷链仓,苏宁物流计划未来三年打造出家门口的生鲜冷链门店仓。
固有痛点仍待**
虽然目前冷链物流遍地开花,京东、苏宁、顺丰等电商物流巨头纷纷入局,我国冷链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毕竟起步晚、基础薄弱,其发展成熟度距离国外的冷链运输网络仍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目前面向全国的冷链物流企业仍是凤毛麟角。有数据显示,我国90%的冷链企业是区域性的,或是以运输为主的,行业发展很不均衡,行业集中度较低,整体呈现散乱小的状态。同时,目前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与国内冷链物流巨大的市场需求不匹配。
另外,全国各地冷链基础设施分布不均的矛盾也十分尖锐。沿海相对较多,中西部地区冷链资源匮乏,发展相对滞后。
尤其是原产地农产品,中国冷链的标准化程度还是非常低的。在生产环节,只有较少部分的产地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专业的、标准化的果蔬采后预冷、分级、包装生产设施,多数企业加工出来的产品包装落后,缺少严格标准的果品分级,产品附加值低。
整个冷链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和流通产品的可追溯性差,造成了冷链流通品的高浪费和高损坏率,高达20%-30%。
在冷链运输环节,行业内没有形成“全程冷链”的标准化意识,时常“断链”。以果蔬为例,冷链过程断链比例高达67%,损耗量高达15%(美国的损耗量约为5%),损耗价值超过5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除了预冷、运输过程,冷链的“***一公里”同样对冷链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国内生鲜电商很难盈利的部分原因就出现在冷链运输上,冷链成本占到总成本的40%。很多中小企业为了控制成本,水果、生鲜等产品在“***一公里”配送环节“脱冷”造成损坏的案例屡见不鲜。
综观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存在着几大固有的痛点:
***、冷链流通率低。冷链流通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采用冷链物流占所有物流的比重。中国冷链物流的流通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止一丁半点,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41%,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大部分生鲜产品仍在常温***通。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易腐食品冷藏运输率已超过90%,冷链流通率更是高达95%~98%。
第二、交通运输困难。一般而言,生鲜产品配送到当地区域**短需要半天,到附近省内长则要两到三天甚至更加长。这样的运输不仅耗费了客户长时间等待同时也把产品的生鲜降低了。有些区域需要耗费的时间确实是无法避免,但有些地区耗费时间属于不合理的时间,在于道路规划不合理,从而导致交通运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对冷链物流运输来说无疑是有害无利。
第三、资源零散,整合度低。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的背后是不均衡的发展,就物流行业而言,冷链物流集中度低,缺乏具有***整合能力的巨头。没有一个巨头把冷链物流行业中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没有做到系统化、规模化,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进行优化调度,因而冷运车辆运输调度才会如此困难,在一定程度傻瓜,这就拖累了冷链物流行业整体盈利水平。
其实,在冷链流通率低、交通运输困难、资源零散、整合度低等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简单也是**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车辆运输调度。就冷链物流而言,**基本的工具就是冷藏车,冷藏车能够迅速的跑起来,能够不停歇下来,那么冷链物流的发展自然无须忧虑。
有行业人士提出:“冷链物流成本主要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是信息不对等,有货时车少、有车时货少;二是相对成本高,对于低端、低附加值产品,冷链成本自然是较高的。”
门槛高,其在预冷技术、冷藏车、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之高和投入之大,一般企业难以招架,这也成为市场发展的一大阻力。
政策红利下,标准化、信息化也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关键。“随着市场需求提升,冷链物流将上升到智能化、一体化服务等领域,需要不断完善中间环节,提升冷链信息化水平,培育冷链物流主体。”湖北宜昌市物流业发展中心主任任小军说。
在行业标准方面,业内人士建议,发挥重点冷链物流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作用,通过加强合作研究,制定、实施重点果蔬、生鲜肉制品、水产品等产品的温度控制标准,让冷链物流及冷库建设“有章可循”。
“冷链物流对技术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冷链运输设备以及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的建设都需要专业人才来完成。”一些受访人士建议,高校、企业可瞄准冷链物流领域,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在人才上,需求多,供给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在《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回顾与2019年趋势展望》一文中提出,冷链行业缺乏制定战略、运营管理和掌握冷链专业技能的人才,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2018冷链行业人力资源报告》显示,当前冷链物流行业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实操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不足2000人。
在京东冷链从事相关工作两年的一位员工说,冷链物流对技术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冷链运输设备运营以及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都需要专业人才。“而冷链物流人才招聘却很难,我们去年有一次招聘2名冷链物流人才,3个月都没有招到合适的,对我们当时正在实施的项目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他说。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冷链物流建设还需从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标准、精细“补短板”等方面发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飞上枝头的“金凤凰”。